每日更新

全球农业绿色转型有重要政策空间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全球农业绿色转型有重要政策空间
2025年11月19日06:11 来源:驻日内瓦经济日报记者 梁彤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2025年农业政策监测与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农业支持政策规模处于较高水平,多数支持政策存在扭曲,不适应绿色转型需求,进步空间很大。报告指出,2022年至2024年,各国积极的农业支持政策规模平均每年将达到8420亿美元。其中,市场价格支持、产量补贴、可变投入无限补贴等高度扭曲的政策各类扶持政策支出规模占比高达66%。相比之下,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支持政策明显较弱: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支持政策仅占工业产值的2.4%。对农业知识和创新系统的支持仅占工业产值的 0.5%,在新兴经济体中占 0.3%。报告指出,现行农业扶持政策大多不具备环境条件,不适应绿色转型需求。统计显示,只有17%的支持政策有合规要求,而真正“超过监管要求”的环保条件也只有5%。目前,农业生产现场正在形成恶性循环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扭曲的补贴鼓励增加生产,增加生产又鼓励生产。矿石投入,投入越多,污染也越大。报告称,发达国家目前广泛利用市场价格支持、基于生产的补贴以及对化肥、电力和灌溉等可变投入的无限制补贴。上述政策鼓励更大的生产强度,从而导致更大的环境压力,例如温室气体排放、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市场价格支持政策包括关税、最低价格和进口限制等措施。通过提高国内价格。高价格导致农民耕种更多土地,增加耕地利用强度,导致栖息地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牲畜在发达国家的补贴结构中占很大一部分,价格保护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强度,牲畜数量的增加导致甲烷和氮的排放量增加。代表奥特指出,投入补贴是一种直接造成污染的政策。补贴通过降低化肥价格来鼓励更高的化肥施用率。氮、磷通过径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土壤和水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灌溉能源补贴,例如电价补贴,导致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基于生产的补贴是最具扭曲性的政策,它增加了生产强度并强化了高排放、高压的生产系统。在现行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下,绿色技术投入不足,形成了旧模式的锁定效应,加剧了环境压力。发达国家通常将预算倾斜于生产补贴,而不是鼓励创新,从而导致精准施肥、精准畜牧等绿色举措的实施农业和低排放设备。该技术传播缓慢且实施不力。报告指出,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越来越多地对农产品设定环境要求,但这些措施目前缺乏协调。复杂多样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增加了合规成本,给发展中国家和小生产者带来负担。缺乏统一有效的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激励措施,不仅会导致供应链中断,还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替代效应。这意味着生态标准严格的国家可以减少生产,并将其转移到环境标准较低的国家,最终导致全球环境压力更大。报告还指出,虽然与环境相关的贸易措施正在迅速扩大,但工具和方法上缺乏协调可能会加剧贸易壁垒并降低环境政策的整体有效性。如果标准太高且不一致,供应链可能无法满足这些标准。农民必须主动去除产品或增加投入以满足合规性,从而导致间接后果。这将增加农业的碳足迹、水排放和废物,从而恶化其整体环境影响。 (日内瓦经济日报记者 梁彤)
(编辑:胡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